【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原北医三院)】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信息 >>文章浏览

平凡人生 英雄壮举 逆行而征 胜利归来——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凯旋

日期:2020/4/6 0:00:00  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原北医三院)

    平凡人生,英雄壮举。逆行而征,胜利归来。
    4月6日15时03分,搭载着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的CA048航班徐徐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北医三院137名队员完成任务,胜利凯旋。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自1月26日起,北医三院先后派出三批共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白衣执甲赴武汉。70个日夜鏖战病魔,提高危重患者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抓住救治关口,“炸酱面给热干面加油”、“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具有三院护理特色的“三米阳光”,温暖了患者和同仁。三次48小时内开辟新战场,满负荷收治危重患者,多学科精准施策,为武汉重症患者治愈按下了“快进键”。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江城渐觉春光好,花满枝头春意俏。4月6日,战疫72天后,北医三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启程返京。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昔日寒雪相送,今朝春花相迎。日光微暖,相顾无言。防护服内流过的汗水,护目镜下压过的痕迹,此刻的笑中带泪,是永不放弃才能体会的滋味。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欢呼声、高喊声、汽车鸣笛声。可亲可敬的武汉人民终于可以走出家门,风光共赏。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回想初到这里时冷清的街巷。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谢谢武汉,谢谢你们与我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下午15时03分,飞机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在6辆引导车护卫下,飞机穿过“三重水门”,民航界最高礼遇伴随着彩虹为英雄们接风洗尘,迎接他们凯旋。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随着机舱门打开,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领导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医三院院长乔杰踏着红毯,手擎党旗,第一个走下飞机。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沈宁副院长手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旗,带领着北医三院全体队员们从舷梯上走下来。欢迎的队伍中欢呼声响起,条幅伴随着红旗招展,鲜花在手中挥舞,现场成为欢乐的海洋。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平凡人生  英雄壮举  逆行而征  胜利归来——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凯旋

    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总工会、北京市、北京大学、北大医学部和医院领导,及部分科室负责人提前来到机场,迎接援鄂英雄们凯旋。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平凡人生  英雄壮举  逆行而征  胜利归来——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凯旋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在迎接援鄂队员时说,作为援鄂抗疫的国家队,队员们整建制接管了救治危重症病人的病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与死神赛跑,与病魔搏斗,抢救了众多生命,为打赢武汉保卫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志们,你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民族的英雄,在这场意义重大,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作为武汉抗疫的中坚力量,你们用赤子之心和爱国情怀,谱写了新时代的英雄战歌。你们的英勇事迹必将载入史册。北大会牢记、人民会牢记、历史会牢记。”

  最后,邱水平说,“今天大家平安凯旋,国家用最高礼遇,迎接你们回家。我代表北京大学党委、行政,代表全体北大师生,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崇高的敬意。”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首都春光明媚时,白衣战士返京日。我们完成了武汉新冠肺炎感染危重症患者救治任务,带领405位北大医学援鄂医疗队员,平安返回,我们胜利了。”北京大学国家援鄂医疗队队长、北医三院院长乔杰说,党中央一声号令,第一批医疗队员飞抵武汉。第二批、第三批顺利集结。迅速开辟一个又一个新的危重症救治病房,316位重症患者,成千上万次的精准施治。在整体的救治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北大医学精湛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获得了湖北省武汉市医务同道、武汉人民、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队员们不辱使命。

  “今天,回家的感觉真好!希望我们迅速结束隔离,能够重返医疗岗位,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完成我们的使命初心,把人民健康,把守护生命,成为生活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感谢大家,期待摘下口罩,和你们握手拥抱。”

    根据北京地区疫情防控要求和总体安排,医疗队员们将在隔离点进行14天医学观察,经过体检合格后重返工作岗位。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北医三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

  援鄂时间线

  1月26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一批国家援鄂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出发,驰援武汉。医疗队由6名医生、1名感控专家和13名护士组成,危重医学科专家葛庆岗任医疗队队长。医疗队中7名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袁晓宁任临时党支部书记。

  1月28日,晚9:00,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队第一组队员进入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12西区病房开展临床工作。

  2月1日,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沈宁副院长带领第二批医疗队从北京出发,前往武汉开展医疗救援工作。第一批医疗队反复梳理工作流程,将自制病历模板、病程模板、交班模板、临床路径、护理模板等隔离病房运行管理机制,提请国家医疗队讨论后,与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沟通加入HIS系统中。

  2月3日晚8:30,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病区正式启用。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及来自河南的医护团队共同承担该病区医疗救治任务。乔杰院长担任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驻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领导小组组长。沈宁副院长担任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联合病区医疗队队长。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率先进入,创造了 6 小时内收治24例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记录 。

  2月6日,上午,央视《战疫情》特别报道武汉直播现场对乔杰院长就危重症救治及孕产妇防治等重要问题进行专访。

  2月7日,第三批医疗队出征武汉,由25名医生、1名医务管理人员、87名护士共113人组成。与前两批医疗队顺利会师,总人数达137人。

  2月8日 (元宵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队独立、整建制接管 B11 西区病房,晚21:00开始启用。

  2月9日,北京大学医疗队专家会诊中心正式启用,对疑难病例进行探讨分析,并在用药、设备使用原则等方面制定出一致的标准;建立每日危重症病例会诊机制。

  2月12日,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 B11 西区病房收满 50 名病人 。国家援鄂医疗队专家组讨论制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型及危重型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

  2月13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队成立临时团支部。

  2月15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疗队成功进行第一例气管插管,实现有创机械通气。

  2月16日,与北京大学常委会视频连线,乔杰院长汇报医疗队总体情况、主要成果,面临的挑战。

  2月17日,央视新闻聚焦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直播间里,乔杰院长接受央视专访,指出援鄂医疗队的任务是组建危重症病房,抓住救治关口,尽量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2月18日,中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委员会同意成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下设 7 个临时党支部 。

  2月19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独立管理的病房内,首位治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出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沈宁出席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国家援鄂医疗队情况,并就如何切实提高重症患者救治率回答记者提问。

  2月23日,医疗队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召开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

  2月24日,医疗队顺利开展首例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2月25日,医疗队成员沈宁、张佳男、李少云、梁超四位同志一线入党。

  2月28日,杨航、赵志伶、夏云霞三位同志一线入党。

  2月29日,乔杰院士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修订会议,就妇幼方面工作提出修改意见。

  3月1日,北京大学医疗队组织三个医疗队共计120人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温入党誓言。乔杰院长受邀代表委属委管医院参加孙春兰副总理组织召开的援鄂抗疫医疗队视频座谈会。

  3月4日,乔杰院士参加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首场全英文新闻发布会,通过直播向国际媒体分享介绍 COVID-19 诊疗情况及经验。

  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鄂医疗队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援鄂医疗队队员,急诊科主治医师王军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师梁超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3月6日,乔杰院士作为女医师协会会长赴雷神山医院调研交流工作并慰问女医护工作人员。

  3月8日,“三·八”国际妇女节,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一线抗疫群英谱》介绍了乔杰院长带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奋战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的事迹。

  3月9日,医疗队队员王慧、李娜、田慈、李宇轩等四位同志一线入党。

  3月10日,乔杰院士作为医务工作者代表之一,出席习总书记考察火神山工作现场。向医疗队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及会议精神。

  3月11日,乔杰院长参加孙春兰副总理座谈会并汇报危重症救治工作。医疗队吴超、王奔代表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34名“90后”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了在抗疫一线抢救生命的情况,表达了继续发挥党员作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的决心。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习近平在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习近平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3月16日,中央指导组综合组组长侯万军与医疗救治组组长张宗久来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驻地酒店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北京大学召开党委常委会,与收到回信的北大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视频连线,一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重要回信精神。

  3月17日,医疗队部分90后党员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马晓伟主任主持的学习习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重要指示精神专题座谈会。

  3月18日,医疗队举办护理技术创新挑战赛。

  3月19日,乔杰院长参加以网络直播形式面向全球播出的中国新冠疫情防控经验国际分享交流会,与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等代表抗疫一线的中国医疗专家与国际社会分享中方在应对疫情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体会。

  3月24日,三家附属医院领队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的援鄂抗疫阶段性工作总结会议,乔杰院长代表北京大学医疗队做交流发言。

  3月26日,我院医疗队开始接收由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等医疗机构转入的患者。

  3月27日,医疗队队员马骏、徐阳、张余一线入党 。

  3月28日,医疗队来到中法新城院区参加植树活动,种下友谊和希望之树,纪念武汉战“疫”。

  3月29日,医疗队收入孕晚期合并新冠病毒感染、乙肝病毒感染孕妇 1 例 。

  4月2日,央视新闻《1+1栏目》连线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医三院长乔杰。乔杰院长就孕产妇感染新冠肺炎如何进行救治、新冠肺炎对儿童未来成长会产生什么影响、该如何照顾疫情期间诞生的新生命等话题进行解读。

  4月4日,北医三院负责的病房正式关闭。

  4月6日,圆满完成任务,胜利凯旋。

  一身白衣赋予了医者职责和使命。137名援鄂医疗队员,为爱集结、冲锋在前,在重症患者救治的“战场”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无惧无畏,百折不挠,用天职与爱守护危重症患者的生命。

  向险而行,医者荣光,北医三院人再次用实际行动构筑起守望互助、携手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在武汉抗疫一线留下了三院人无私无畏的身影。他们,当之无愧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北医三院137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回家了

 

上一篇:

我院召开复工复产座谈会

下一篇:

海淀区领导来院调研第二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使用情况和疫情防控工作